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编制精减了 “考公”更要注重能力
时间:2023-04-13 15:49:1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有这样的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看到“精减”二字,也许有人会说,公务员考试可能要更难了,录取的比例也要更低了,大学生就业也要更不容易了。甚至有人会觉得,行政机关要裁员了。客观地讲,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很多人的眼里,精减人员编制,就是精减人员,就是裁员。看到精减人员编制的消息,自然而然会与公考、大学生就业等紧紧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编制和人员并不完全相同,编制是一个单位可以安排的人员岗位,而人员岗位与人员并不完全对等。正常情况下,人员通常少于编制。但是,由于经过多轮机构改革,一些地方的超编人员尚未消化完毕,人员多于编制现象依然存在。精减编制对这些单位来说,压力比较大。而对没有超编的单位来说,压力并不算大。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按照数学方式算账,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编制确实会有所减少。即便5%的幅度不是太大,但具体到一些单位,会面临一定压力。而人员编制量减少,也会对单位“补新”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更需要注意的是,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意思就是,人员编制总量的调整侧重于结构调整与优化。所谓的精减人员编制5%,是有的部门减少,有的部门则要增加。特别是新设部门,除人随职能走带过来的编制外,肯定也要新增人员编制。
这也意味着,此次机构改革侧重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的部门的人员编制确实减少了,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影响新用人数量。相反,那些需要加强的部门、新设的部门,则要新增公务人员,近期招录的人员会增加,这自然会给大学生新的机会。
同时要看到,此次机构改革是从中央国家机关开始,按照5%精减人员编制,是否各级行政机关都要按照这个比例精减人员编制,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机构框架,上面是一根绳,下面是一条线。以市场监管为例,监管工作的重心在县乡,特别是乡镇。那么,基层编制如何精减,也需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考量。
实际上,在不久前结束的“省考”中,一些考生发现,今年省级公务员招录人数较往年有了明显增加,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录人数涨幅超过50%。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录人数高于去年,仅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去年略降。国考招录也连续4年扩招,今年国考招录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精减人员编制5%的要求,目前在编制的总量上对大学生参加公考没有带来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整体素质、奉献精神的要求,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一些地方的公务员招录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少数热门岗位“挤破头”,而一些对报考者专业能力要求具体或基层偏远地方的岗位,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这都需要加以重视和调整。
很多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通过招干或调用进入的公务员,近几年都要陆续退休。对大学生来说,自然是机会,但也是挑战。机会来自招聘数量,挑战来自角色代入。如果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协调水平等,要想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难度会相当大。那些只会考试、不会工作,只会讲、不会做的大学生,也难以胜任公务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