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让科技创新为草业绿色健康发展添足动力
时间:2023-04-13 16:20:02
4月8日至9日,由中国草学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草学会2022/2023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大会以“全面乡村振兴,草业砥砺前行”为主题,集中展示分享了我国草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和草业发展新形势,为促进草畜业发展、全面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湖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司司长唐芳林,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苏红田,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郝益东,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大会伊始,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英俊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年,也是草业开启奋进新征程时代的起步之年,大会为草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草业相关人士提供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旨在促进各方交流与合作,为草业高水平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
草产业是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推动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优质饲草和草食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加强。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苏红田表示,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广大草业科技者的参与付出。但是,目前我国饲草产业链条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饲草供给总量不足,草种子自给率水平依然较低。希望广大草业科技者能抓住机遇,持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发,为我国草产业特别是饲草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草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我国草地面积39.68亿亩,位居世界第一,广阔的草原面积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强力促进作用。但是,但是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目前我国存在草原生态状况不好、草原生产力不高、基层草原监管力量薄弱、草原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司司长唐芳林表示,经过全国林草从业者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摸清了草原底数,初步扭转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推动草原生态状况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生态呈持续上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