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海中医药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4 15:43:55
《上海中医药杂志》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133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276/R,大16开,月刊,每月10号出版。投稿须知如下。
1 内容要求
本刊主要报道中医学、中药学及中西医结合领域在临床和科研等方面的原创高质量研究成果,设有创新中药与经典名方、指南与共识、新冠肺炎专栏、名医传承、杏林漫道、学科新探、医理求真、经方纵横、临床试验、实验研究、综述等栏目。
稿件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逻辑性,务必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数据可靠,表达准确,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本刊优先录用选题被关注度高,或能够引领业内热门学术话题探讨,或被国家级基金资助的高质量论文,以及经WHO认定的全球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报告。
2 格式要求
2.1 总体要求 稿件一般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在稿件的首页脚注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等项目。需将论文基金项目名称、编号在稿件的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明。临床试验、实验研究类稿件的具体撰写规范见本刊官网的“投稿模板”中。
2.2 题名 题名应简洁,一般20个字左右,不超过26个字。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
2.3 作者署名和单位 作者单位和署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作者署名的伦理规范要求见本刊官网的“出版伦理规范”。
2.4 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可使用“本文”“笔者”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四段结构式,以临床试验类稿件为例,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方法,如分组方法、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统计学结果)、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小结,说明其价值或意义,叙述要客观、真实、准确)。
2.5 关键词 各类文稿均须标注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同时最好具备高关注度,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
2.6 图表 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对于图表的具体规范要求可见本刊官网的“图表规范要求”。
2.7 名词术语 稿件全文的名词术语的使用应标准化,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并推荐使用的规范化的医药名词(建议可查询“术语在线”网站)。
2.8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来稿要求正确使用和书写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2.9 统计学术语及符号 稿件如涉及统计学,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方法,有关名词及符号以国家标准GB-T3358.1-1993为准,统计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区别清楚。如均数±标准差用(±s)表示,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样本均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
2.10 参考文献 来稿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条,以大于20条为宜。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格式标注规范需要参照GB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本刊规定。每条参考文献的作者、题名、出处、出版年、卷、期及页码等项目要齐全。具体要求见本刊官网“参考文献规范要求”。
3 投稿方式和注意事项
3.1 投稿方式 本刊一律只接受采用电子版来稿,请进入官网主页,点击“作者投稿”,注册、登陆后按照系统提示投稿及上传相关必须附件。
来稿应列出通信作者的姓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在系统投稿时填写相关信息。如系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文稿,请在文稿首页页脚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上传项目任务书首页扫描件。
3.2 稿件处理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具体见本刊官网“稿件处理流程”。若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稿件处理进展通知,可向本刊编辑部查询,稿件查询电话:021-51322545,也可在本刊投审系统中给编辑留言。来稿经同行专家审查后,认为内容需要修改、补充或删减时,本刊编辑部将把稿件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作者应在编辑部要求的时间内将修改后的文稿上传系统。
3.3 版权相关 所有来稿在本刊投稿系统中必须上传“版权转让协议”。作者需在本刊官网下载版权转让协议模板后打印,在全体作者署名及单位盖章后,将协议书的清晰电子照片上传本投稿系统,其后编辑部方会开始针对稿件的审稿及处理流程。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如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电子数据库收录,被本刊录用发表的稿件将被纳入。作者如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注明。
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将按国家有关标准向作者支付稿酬(已含各类文摘、网络版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