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在提高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待遇的同时,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支持政策?

时间:2024-12-04 11:33:33

 政府为提高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待遇,实施了以下具体的财政支持政策:

薪酬制度改革相关政策

落实 “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为提高医生待遇提供了政策空间。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2021 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机构薪酬水平,要求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全科医生津贴项目,并在绩效工资中单列。

专项补助与津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如福建省卫健委、财政厅下发《福建省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和卫技人员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给予人均 5000 元、4000 元、3000 元和 2000 元 4 档补助,卫技人员还可领取另一项奖励,两者合计最高近万元,且资金由省政府保障,通过共同财政事权安排拨付。

临时性工作补助: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期,政府会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如青海省卫健委全面核实 2022 年 12 月 7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过渡期临时性工作补助金额及发放范围,并安排开展补充申报,经多部门审核后向国家报送相关补助。

一次性绩效工资核增:参加疫情防控救治的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承担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任务及单位经费保障能力,可申报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如青海省 10 家公立医院 2022 年较 2021 年在编人员绩效工资总量均有增长,得益于相关政策的落实。

特殊岗位津贴:对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等特殊岗位,给予特殊津贴,以体现这些岗位的高风险、高强度等特点,提高相关医生的待遇。

医保支付与结余资金分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DRG 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合理确定支付标准,激励医院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使医保基金使用更高效,从而为提高医生待遇提供资金支持。医保部门通过与医院协商,确定每个病种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支付标准,促使医生注重治疗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医保结余留用资金分配:公立医院可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医保结余留用资金,主要用于相关人员绩效,进一步提高医生的收入。

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优惠: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医生的补贴、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政府特殊津贴、独生子女费、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等,减轻医生税收负担,间接增加实际收入。

社保缴费免税: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记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增加医生的可支配收入。

其他支持政策

职称评审倾斜:将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的重要内容,表现优秀的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使医生能够通过职称晋升提高待遇。

改善工作环境与设施:政府投入资金,为公立医院改善办公设施、建设值班室和休息室等,完善医院的硬件条件,间接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和待遇感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