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政策!论文免写,卫生职称晋升无忧!

时间:2024-12-23 16:52:14

在当今医疗行业中,科研论文的发表往往被视为医生职业晋升的重要一环。然而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正在改变这一传统观念,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职称评审路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变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旨在帮助广大医务人员更好地适应新的评审环境,顺利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一、背景与现状

长期以来,医学领域的职称评审体系普遍强调科研成果,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这一要求虽然推动了医疗科研的发展,但也给许多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于一些专注于临床实践而非学术研究的医生而言,论文成为了他们晋升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政策革新与亮点

1. 业绩条件新增科普文章与学术著作要求

陕西省发布的最新通知中明确指出,申报人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应表现出色,不仅需要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还需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科研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首次引入了科普文章和学术著作作为评审条件之一,鼓励医生参与科普创作和专业书籍的撰写,以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交流。

2. 基层医生职称评审优待政策

针对扎根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新政策给予了特别的倾斜。在乡村工作满5年的医生申请全科医学高级职称时,可以免除科研论文和课题的要求,转而采用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诊治专题报告等更为贴近实际工作的替代材料。此举旨在激励更多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 多地实施类似优待政策

除了陕西外,广东、新疆、山东等地也已陆续推出了针对基层医生职称评审的优惠政策。例如,广东省规定连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满10年且已聘任中级职称的医生,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新疆则对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服务满10年的全科医生实行定向评价和使用策略;山东省也对完成规范化培训并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满10年的医生提供了直接晋升的机会。

三、影响与前景

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为医生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晋升通道,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足够时间和资源进行科研活动的医生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利好。通过调整职称评审的标准,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贡献,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职业发展环境,从而激发整个医疗行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新的职称评审政策不仅减轻了一线医生的压力,还为那些致力于基层医疗事业的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执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卫生系统将变得更加高效、更具吸引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