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揭秘!蓝芩口服液7大联合用药新发现

时间:2024-12-25 15:39:41

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广受认可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黄芩、黄连及泽泻等。它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独特功效,在治疗急性咽炎、咽喉痛以及因肺胃实热导致的咽部不适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然而,当单独使用蓝芩口服液时,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某些复杂病情的治疗需求。为此,探索蓝芩口服液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可能性,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种蓝芩口服液的联合用药方案,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治疗选择。

介绍的是蓝芩口服液与头孢克洛缓释片的联合使用。这种组合特别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将中成药与西药的结合,不仅治疗效果更优,而且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用药负担。头孢克洛作为常用的抗生素,能够有效抗击细菌感染,而蓝芩口服液则发挥其清热解毒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接下来是蓝芩口服液与维生素C的联合应用。维生素C作为一种常见的辅助性治疗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当与蓝芩口服液结合使用时,可以在提升机体抵抗力的同时,加速炎症的恢复过程。这种联合用药方式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第三种联合用药方案是蓝芩口服液与布洛芬合用。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与蓝芩口服液联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咽喉部的疼痛和发热问题。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对于那些急需缓解症状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种方案涉及蓝芩口服液与阿莫西林胶囊的组合。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将其与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耐药性发生的风险。

第五种联合用药方案是将蓝芩口服液与金银花露一同使用。金银花露以其清热解毒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热性疾病的治疗中。与蓝芩口服液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夏季高发期或热性疾病患者的治疗。

第六种方案探讨了蓝芩口服液与复方甘草片的结合使用。复方甘草片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镇咳祛痰,缓解咽喉不适。与蓝芩口服液联用,可以在缓解咳嗽的同时,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一种方案是蓝芩口服液与氨苄西林胶囊的联用。氨苄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将其与蓝芩口服液联合使用,可以针对更广泛的病原体,提高治疗效果。

蓝芩口服液作为一种有效的中成药,在治疗急性咽炎、咽喉痛及相关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这些联合用药方案的提出,旨在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项,同时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