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揭秘:从药罐到神针的传奇

时间:2025-02-10 17:59:39

在这个时代,中医和西医如同两条河流,各自流淌着独特的智慧与力量。我作为一名中医医生,站在这交汇点上,既感受到了传统医学的深厚底蕴,也见证了现代科技对医学领域的深刻影响。今天,我想通过自己的故事,带大家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与价值。

我的名字叫做李明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有三十余年。记得初入医门时,师傅常说:“中医之道,在于调和阴阳,顺应自然。”那时的我,对此只是一知半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体会到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在我刚开始行医的日子里,遇到了一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张先生。他尝试过多种西药治疗,但症状总是反复。来到我这里时,他显得疲惫而无奈。经过详细的诊断后,我发现他的胃病并非单纯的器质性问题,而是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所致。于是,我为他制定了一套综合调理方案:除了使用中药外,还建议他调整作息时间,并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几个月后,张先生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他告诉我:“是您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的信心。”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医的责任重大。

还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小丽因为痛经找到了我。她面色苍白,痛苦不堪。在仔细询问了她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后,我发现她平时爱吃冷饮、熬夜,这些都是导致宫寒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立即给她开药方,而是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建议她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且坚持每天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配合服用一些温经散寒的中药。一个月后再次见到小丽时,她高兴地对我说:“现在感觉好多了!”看着小丽脸上的笑容,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这些年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脸,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但我也清楚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期待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如何将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认可,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中成药;或者借助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处方配伍等方法都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服务效率。这不仅体现了中医与时俱进的特点,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部分人对中医存在偏见;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正确理解并接受中医文化。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工作者,我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努力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