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手部湿疹偏爱5类人,护手秘籍来啦!
时间:2025-04-30 17:34:04
手部湿疹,这一看似寻常却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的皮肤问题,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有着特定的“偏好”。了解哪些人更容易被手部湿疹“盯上”,以及掌握正确的保护双手的方法,对于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手部湿疹常常“偏爱”那些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比如,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家庭主妇或主夫,每天与洗衣粉、洗洁精等各类清洁用品打交道。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手部皮肤变得干燥、敏感,进而引发湿疹。同样,美发师、厨师、医护人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需要,手部长期暴露在化学染发剂、油脂、消毒药剂等环境中,手部湿疹的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他们在为工作和生活奔波的同时,手部皮肤却在承受着巨大的挑战。
过敏体质者也是手部湿疹的高发群体。这类人群本身免疫系统较为敏感,容易对各种外界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当手部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金属、橡胶、某些植物等,就可能引发手部湿疹。而且,一旦发生过敏,往往症状较为严重,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生活中的每一次手部接触都可能是一次潜在的“风险考验”。
皮肤干燥的人群也容易被手部湿疹“青睐”。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手部皮肤如果缺乏足够的保湿护理,就会变得粗糙、脱屑,进而增加湿疹的发病几率。一些老年人由于皮肤分泌功能下降,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本身就比较干燥,再加上可能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弱,手部湿疹更容易找上门来。
面对手部湿疹的潜在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双手呢?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手部与刺激性物质的直接接触是关键。在做家务时,可以选择佩戴手套,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橡胶手套虽然能隔离水和清洁剂,但如果佩戴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手部出汗,反而加重皮肤问题。可以在里面再戴一层棉质手套,既吸汗又能减少橡胶手套与皮肤的摩擦。对于职业上需要接触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更要按照规范做好防护措施,定期更换手套,避免长时间连续接触。
注意手部保湿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手霜,在洗手后及时涂抹,能有效锁住皮肤水分,保持手部皮肤的湿润。尤其是皮肤干燥的人群,更需要勤涂护手霜,每天多次涂抹都不为过。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等方式,从内部补充身体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状况。
对于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果不确定自己对什么过敏,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在接触不同物质后手部的反应,一旦发现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要尽量避免再次接触。
手部湿疹虽然“偏爱”特定人群,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部湿疹的发生风险,保护好我们的双手,让它们始终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