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体重管理:从政策到实践,构建健康中国的系统工程

时间:2025-05-28 14:49:04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体重控制纳入核心指标体系,体重管理已成为国家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战略方向。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护士可在体重管理领域承担健康教育与指导职能,这一政策突破为护理服务向预防医学延伸提供了制度支撑。在此背景下,兼具医学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体重管理师和健康教练角色应运而生,他们像航海中的舵手,通过科学导航帮助个体在健康管理的海洋中避开暗礁、抵达彼岸。

营养评估:构建健康地基的工程师

体重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精准评估,这如同建筑师绘制蓝图前必须勘测地质。体重管理师通过体脂测量、基础代谢率检测等工具,分析患者的代谢特点与营养状况。例如,一位基础代谢率偏低的办公室人群,其能量消耗模式就像怠速运转的汽车,需要特别设计低热量高纤维的饮食方案。护士在门诊场景中,常结合血液生化指标与膳食日记,绘制出患者的"营养地图",为后续干预提供数据锚点。

行为干预:重塑习惯的行为雕塑家

改变长期形成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堪比对坚硬的大理石进行精雕细琢。体重管理师采用阶段性目标设定法,将减重目标拆解为可操作的微行动——如用"每天增加2000步"替代抽象的"多运动",用"餐盘分区法"替代笼统的"少吃"。某三甲医院的实践案例显示,护士主导的"21天行为重塑计划"使参与者的零食摄入量减少43%,这种渐进式调整如同给生活习惯安装"缓冲器",降低改变带来的心理抵触。

数据监测:健康航线的雷达系统

有效的体重管理需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就像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实时接收定位信号。健康教练会要求患者定期上传体成分变化、运动手环数据等,通过趋势图比对预期轨迹。当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如体脂率下降但肌肉量同步减少),专业人员能像雷达捕捉飞机偏航般及时调整方案。某省级医院开发的智能随访平台显示,采用周度数据反馈的患者,12周方案完成率提升至78%,远超传统模式的35%。

心理辅导:情绪风暴的减压阀

体重管理中的情绪波动如同海上突遇的风浪,需要专业疏导避免前功尽弃。护士在护理服务中特别强调"主动沟通交流",通过非评判性倾听化解患者的挫败感。针对常见的"平台期焦虑",健康教练会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将"体重停滞"重新定义为"身体适应的积极信号"。这种心理支持就像为马拉松跑者设置的补给站,帮助受试者在漫长征程中保持动力。

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体重管理服务正从单一的减重指导,升级为融合医学监测、行为科学、数字技术的系统工程。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体重管理师的角色将进一步向"健康数据管家"演变,而护士群体凭借其临床经验与人文关怀优势,有望成为这场健康革命的中坚力量。这种变革不仅呼应了国家卫健委"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标志着医疗健康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范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