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论文与建筑设计的视觉逻辑同构性
时间:2025-06-24 16:15:51
在建筑设计中,图纸的视觉逻辑体系决定了空间的叙事结构,而医学论文的格式美学同样遵循着类似的信息建构原则。当我们将建筑图纸的层级思维引入临床研究论文的框架时,会发现两者在视觉呈现与信息层级上存在惊人的同构性。
一、平面图与图表布局:功能分区的精确映射
建筑平面图通过不同色块标注功能区,医学论文的图表则通过模块化布局实现数据可视化。四大医学期刊要求首个图表必须呈现研究对象筛选流程,这如同建筑图纸中必须标注承重墙与动线规划——前者是研究的结构支撑,后者是空间的功能基础。现代简约风格倡导"少即是多",对应医学图表需在5个以内完成核心数据表达,如同柯布西耶的模度理论,用最简单元承载最大信息量。工业风的裸露结构美学,则体现在图表中基线特征对比的直白呈现(如表1的组间差异),钢筋般的数字框架支撑起整个研究的可信度。
二、标高系统与标题层级:空间纵深的文本化
建筑标高系统定义了楼层间的垂直关系,而论文的章节标题构成了知识的阶梯。临床医学论文的前言-资料-结果-讨论四部分,如同建筑从地基到屋顶的逐层抬升。新古典主义强调对称与比例,对应论文需采用三级标题体系(章节-小节-子节),如同罗马柱式的檐部、柱身与基座,形成稳定的视觉韵律。当作者滥用四级标题时,就像巴洛克建筑过度装饰的涡卷,破坏信息的结构性张力。
三、材料清单与参考文献:隐性秩序的显性表达
建筑图纸末尾的建材规格表,与论文参考文献有着相同的逻辑——它们都是支撑体系的"隐蔽工程"。期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项精确到页码,如同钢材的型号必须标注抗拉强度,细微差异可能颠覆整体稳定性。工业风常用的铆钉元素在此转化为文献引用中的方括号序号,这些金属质感的标记物将离散的知识点锚定在学术脉络的钢架上。
这种跨学科重构揭示:优秀医学论文的视觉逻辑本质上是空间思维的平面投射。当研究者像建筑师那样思考——用图表构建"数据承重墙",以标题系统搭建"论证楼梯间",最终呈现的将不仅是研究成果,更是一部符合黄金分割的学术建筑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