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硫酸镁:解痉而非镇痛的特效药
时间:2025-06-26 14:58:56
硫酸镁(MgSO₄)是一种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无机化合物,但其作用机制与常见镇痛药截然不同。尽管它能够缓解特定疾病引发的痉挛和抽搐症状,但其核心功能并非直接阻断疼痛信号,而是通过调节神经肌肉和血管张力发挥作用。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解析硫酸镁的临床定位与用途。
硫酸镁的药理本质:解痉而非镇痛
镇痛药通常通过抑制中枢或外周疼痛感知通路(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发挥作用,而硫酸镁的核心机制是作为镁离子补充剂,竞争性拮抗钙离子通道。这种作用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松弛平滑肌和骨骼肌,尤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发的血管痉挛和子痫抽搐具有显著效果。例如,子痫患者出现的强直性抽搐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异常放电,硫酸镁则像一位“电流调节师”,通过稳定细胞膜电位阻止异常电活动扩散。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线武器
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及重度子痫前期的首选药物。研究显示,其预防子痫复发的效果优于苯二氮卓类或巴比妥类药物,且对胎儿无致畸性。这类似于为母婴同时系上“安全带”——母体用药后,镁离子可迅速通过胎盘与胎儿血药浓度平衡,但羊水中浓度较低,因此对胎儿生物物理活动影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硫酸镁的治疗窗较窄,血清镁离子浓度需维持在2-3.5mmol/L,超过5mmol/L可能引发呼吸抑制等中毒反应,这要求临床使用时需精确控制剂量,如同驾驶时需要时刻关注仪表盘数据。
多领域应用的化学多面手
虽然聚焦医疗用途,但硫酸镁的工业价值同样值得提及。它在ABS树脂合成、建筑防冻等领域广泛应用。这种跨界应用恰似一名“化学界瑞士军刀”,不同场景下通过不同分子特性解决问题——医疗领域依赖其离子调节能力,工业领域则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质。
使用禁忌与认知误区澄清
部分患者可能误将“解痉止抽”效果等同于镇痛。实际上,硫酸镁对普通头痛或关节痛无效,且禁忌症明确:肾功能不全者排泄受阻易中毒,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加重肌无力症状。临床指南强调,仅当患者出现子痫前期的特定症状(如视觉障碍、右上腹痛)或实验室指标异常时,才考虑使用硫酸镁。这提醒我们,药物选择如同拼图游戏,必须严格匹配适应证与病理机制。
硫酸镁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精准的临床定位。作为子痫防治的“黄金标准”,它展现了离子调节类药物在特定疾病中的不可替代性。理解其非镇痛的解痉本质,有助于公众建立科学用药认知,避免因名称相似而混淆药物类别。未来研究或可进一步探索镁离子在其他神经兴奋性疾病中的调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