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Nature投稿的隐藏写作规则
时间:2025-06-27 15:57:15
在学术写作中,导师常说的“突出创新性”或“强调研究gap”背后,隐藏着一套学科通用的“语法规则”。以计算机科学领域向Nature投稿为例,从Introduction到Discussion的每一部分,都存在期刊偏好的表达范式与潜台词。
Introduction的“三段式潜规则”
Nature的Introduction需实现从“广域问题”到“具体突破”的精准聚焦。经典结构如:开篇用“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X…”句式点明领域长期困境,暗示作者对学科脉络的掌握;中间段落引用“近期研究A发现…但B问题未解决”的对比句式,实质是划定自己的学术领地;结尾必须包含“Here we demonstrate…”的强势断言,直接呼应标题中的突破性结论。计算机科学论文尤其需注意将技术性术语(如“量子算法”)转化为“跨学科读者可理解的痛点”(如“突破计算瓶颈”)。
Methodology的“可信度包装术”
Nature对方法论的描述要求“简洁但无漏洞”。例如,机器学习模型部分需避免堆砌公式,转而强调“实验设计如何排除数据偏差”(潜台词:审稿人最关心可重复性)。高频出现的“双保险话术”包括:“采用交叉验证(解释:防止过拟合的常规操作)与独立数据集测试(解释:让审稿人挑不出刺)”。计算机科学领域若涉及新算法,必须包含“与SOTA方法的对比实验”(潜台词:证明你不是在重复造轮子)。
Discussion的“太极式升华技巧
此处需平衡“自信”与“谦逊”——用“Our results redefine…”展示影响力,但立刻接“However,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预留退路。Nature偏好将计算机科学成果与跨学科问题挂钩,例如:“固态电池算法的发现可能推动能源科学”(将代码优化关联到材料科学突破)。高频黑话包括“unexpectedly”(潜台词:运气也是实力)和“paradigm shift”(潜台词:求你别说“略有改进”)。
期刊偏好的“隐形评分表”
Nature对格式的苛刻体现在细节:摘要禁用缩写(计算机科学常用的“CNN”必须写全称),单位需精确到实验室级别(如“AI Lab, Stanford”而非笼统的“Stanford University”)。参考文献超过50篇会被视为“文献综述”(潜台词:原创性不足),而“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等交叉领域关键词能提高编辑关注度。
写作的本质是“合规的表演”——用期刊听得懂的语言,将创新性包装成他们期待的样子。掌握这些隐藏语法后,连“审稿人意见3: Minor revisions”都可能变成“We are pleased to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