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全球核药变局:中国站上关键跃迁点

时间:2025-08-06 11:19:51

近年来,全球核药领域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两种标志性药物——诺华的Pluvicto和中国远大医药的钇[90]微球,分别从不同技术路径改写了治疗格局。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分子层面的创新,更将重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版图,而中国正站在产业跃迁的关键节点。

靶向治疗的精准爆破:Pluvicto的突破逻辑

作为首个获批的PSMA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Pluvicto将前列腺癌治疗带入"制导导弹"时代。其创新性在于双重靶向机制:先通过类似GPS的PSMA配体定位癌细胞,再通过附着其上的镥-177同位素释放β射线实施精准打击。这种"识别+歼灭"的一体化设计,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延长至15.3个月,较传统疗法提升近40%。

这种突破的深层意义在于,它验证了放射性核素与生物靶向技术联用的可行性。就像把传统放疗的"地毯式轰炸"升级为"外科手术式清除",在降低肝肾毒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疗效。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个类似靶点的在研项目,预示着核药研发正式进入精准医疗主航道。

内照射疗法的中国方案:远大钇[90]的破壁效应

当国际巨头聚焦于靶向配体时,远大医药选择从给药途径突围。钇[90]微球通过肝动脉介入直接送达肿瘤内部,其释放的β射线平均穿透距离仅2.5毫米——相当于在病灶内部安装了一个持续工作的微型放疗装置。这种"由内而外"的治疗策略,让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缩小率达到61%,且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减少约70%。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产业化路径。该产品从引进技术到本土化生产仅用5年,构建了从同位素生产到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这为中国核药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通过国际合作快速切入赛道,再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迭代。目前国内已有6个省市将其纳入医保,年治疗量正以200%的速度增长。

核药市场的三重跃迁机遇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我们同时面临技术追赶与市场扩容的双重窗口。一方面,Pluvicto等进口药物带来治疗理念的升级,就像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另一方面,远大钇[90]等本土创新证明,在肝癌等中国特色高发疾病领域,完全可能诞生全球领先的治疗方案。

从产业维度看,三个关键变化正在发生:

1.诊疗模式从"粗放式放疗"转向"个体化剂量绘画",要求医院配备更精准的影像评估系统

2.供应链从依赖进口转向本土化,武汉、成都等地已建成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基地

3.支付体系开始创新,浙江等地试点"按疗效付费",缓解患者年均12万元的治疗负担

冷核素的热思考:未来五年的决胜点

站在2024年这个节点回望,核药产业的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疗效比拼,升级为"生态位"争夺。就像5G时代不仅比网速,更比应用场景的丰富度,未来领军企业需要同时具备:

放射性同位素的稳定供应能力(如镥-177的国产化突破)

适应症选择的战略眼光(消化道肿瘤或是下一个爆发点)

跨学科人才储备(需要同时精通核物理与分子生物学的复合型团队)

值得警惕的是,这个万亿级蓝海市场同样暗礁密布。监管审批的滞后性仍然存在——我国放射性药物临床审批平均耗时仍是美国的1.8倍;公众对"核"的认知误区也需要科普转化,就像当年CT技术刚普及时经历的质疑期。

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企业的机会在于发挥临床资源与工程化能力的双重优势。当跨国药企还在为Pluvicto的产能不足头疼时(目前全球等待治疗的患者超过8万),中国速度可能成为破局关键。毕竟,在生命健康的赛道上,有时候快0.5个身位,就能改写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