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镇痛药市场暗流:阿司匹林剂型之争

时间:2025-08-21 16:14:33

镇痛药市场的棋盘上落下一枚关键棋子。17亿规模的阿司匹林赛道正经历微妙震动,犹如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某药企研发中心灯光彻夜未灭,实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正编织着改变行业格局的密码。

经典药物遭遇新变局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在全球镇痛领域始终稳居前排,其肠溶片剂型在国内公立医院终端的年销售额已突破9亿元关口。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超过2.5万盒药物通过医疗机构的窗口递到患者手中,缓解着从术后疼痛到慢性炎症的各种不适。但看似稳固的市场结构正在产生裂纹,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近期披露的申报信息显示,三家本土企业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双层缓释片等高端剂型研发上。

剂型迭代暗藏技术玄机

传统肠溶片如同定时闹钟,只在肠道特定酸碱环境中释放药物。而新玩家押注的缓释技术更像精密的瑞士手表,通过多层包衣实现12小时匀速释药。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血药浓度曲线更平稳,更意味着胃肠道出血风险可降低约30%——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关节炎患者而言,这种改良相当于给脆弱的胃黏膜加了层防护罩。

政策东风催生突围机遇

带量采购常态化背景下,高端复杂剂型犹如拿到护身金牌。某省最新集采文件明确将缓释剂型与原研药划入同一质量层次,这种政策倾斜如同为创新者打开专用通道。更值得关注的是,三级医院疼痛科近三年采购数据揭示,医生处方正呈现「基础剂型守存量,高端剂型抢增量」的明显分野,这给后来者留出了弯道超车的空间。

产能暗战背后的博弈法则

争夺国产第二席位的较量已从实验室蔓延至生产线。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某入围企业斥资2.3亿元改造的智能化车间即将投产,其采用的微丸包衣技术能使药物粒子均匀度控制在±5%以内——这相当于在毫米级药粒表面进行纳米级精雕。这种制造精度的跃升不仅关乎产品稳定性,更直接决定着能否拿下三甲医院的准入门票。

市场重新洗牌的前夜躁动

现有头部企业的财报电话会议记录显示,管理层已将研发费用占比从8%提升至12%,这如同围棋高手在关键位置的连环落子。而新晋者则通过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共建患者随访系统,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第三方数据显示,使用智能用药提醒服务的患者依从性提升27%,这种用户黏性可能成为打破既有格局的破壁锤。

这场围绕17亿市场的争夺战,表面是剂型创新的技术较量,实质是产业链综合实力的全面比拼。当行业目光都聚焦在「国产第二」的标签时,真正的胜者或许正在酝酿超越剂型局限的下一代镇痛方案——毕竟在医药创新的长跑中,暂时的领跑者从不是终局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