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新政解读:论文取消与临床导向改革

时间:2025-08-26 16:09:34

一、政策核心变革:破除"四唯"与临床回归

论文要求调整:

国家层面:2021年人社部等三部门明确取消论文篇数要求,将其作为"成果代表作"之一(如手术视频、技术规范等)

地方实践:陕西2025年新政明确"逐步淡化论文",重庆、山东宁阳县等试点地区已完全取消基层卫生人员论文硬性要求

评价维度扩展:

临床量化指标:门诊量(副高要求年均≥1200人次)、手术例数(四级手术占比≥15%)、病历质量(甲级病案率≥95%)

质量安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3%、单病种平均住院日较行业均值缩短10%

社会服务贡献:基层支医1年经历(晋升副高必备)、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表现(如新冠疫情防控)

二、替代评价体系与实施案例

1. 多维业绩代表作(重庆模式):

临床类:5-10份疑难病案(需包含术前讨论、术后总结)、3段关键手术视频(需展示操作难点突破)

公卫类: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霍乱疫情处置)、健康科普作品(阅读量≥10万+)

科研转化类:实用新型专利(如改良医疗器械)、技术推广证明(3家以上医院采纳)

2. 基层定向评价(山东宁阳案例):

年限破格:乡镇工作20年可直评副高,30年可直评正高,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能力导向:常见病诊疗规范制定、家庭医生签约率(≥85%)、健康档案合格率(≥90%)成为核心指标

3. 数字化评价工具:

病案首页数据分析:陕西利用大数据提取44项指标,自动生成技术能力雷达图

AI辅助评审:重庆试点手术视频AI评分系统,准确率达82%(与专家评审一致性)

三、申报实操指南

材料清单:

任期内工作量统计(需医院信息系统盖章)

3份代表性病案(含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基层服务考核表(需服务地卫健委签章)

质量安全证明(无重大医疗差错承诺书)

注意事项:

手术视频需包含术前规划、关键步骤、术后管理全流程

技术推广需提供接收单位证明及应用效果数据

门诊工作量需区分普通门诊与专家门诊(后者按1.5倍折算)

四、政策实施影响与挑战

积极成效:

重庆试点后临床类申报材料中论文占比从68%降至12%

陕西基层高级职称通过率提升27%,人才流失率下降15%

现存问题:

量化标准地区差异大(如副高手术要求:北京≥50例/年,青海≥30例/年)

非临床科室评价体系待完善(如病理科切片数量与诊断符合率如何平衡)

五、未来趋势展望

全国统一标准:2025-2026年拟出台《卫生高级职称评价核心指标指南》

动态评价机制:引入患者满意度调查权重(拟占比≥5%)

跨领域融合:将远程医疗工作量纳入评审指标(适用于对口支援场景)

(数据来源:人社部《深化卫生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及陕西、重庆等地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