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什么增肌是血糖控制的"隐形钥匙"?

时间:2025-08-12 15:44:16

血糖控制不佳是许多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及中老年人面临的共同难题。传统认知中,减脂是改善血糖的核心手段,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增肌同样至关重要——肌肉组织是葡萄糖代谢的"主力工厂",其含量直接影响血糖稳定性。若仅关注减脂而忽视肌肉建设,可能陷入"血糖反复波动"的困境。本文将系统解析增肌对血糖调控的深层价值,并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肌肉约占体重的30%-40%,是人体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场所。力量训练后,肌肉纤维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提升,如同一块"高效海绵",能快速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肌糖原储存。研究显示,每增加10%的肌肉量,空腹血糖可下降约0.5mmol/L。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增肌能直接改善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减少胰腺负担。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会出现肌肉流失(每年约1%),这进一步加剧血糖代谢障碍,因此增肌不应仅是年轻人的健康选择。

三大增肌策略的科学实践

1.力量训练:从零开始的肌肉唤醒计划

针对初学者,建议从自重训练入门:每天3组俯卧撑(跪姿版更安全),每组8-12次,可有效激活胸肌和肱三头肌;深蹲动作需注意保持背部挺直,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这个"人体天然椅子"动作能同时锻炼股四头肌与臀大肌。硬拉训练推荐使用矿泉水瓶替代杠铃:双手握瓶,屈髋俯身至45度再直立,这个改良版动作能安全强化背部链条肌群。每周训练3次,每次间隔48小时,给肌肉充分修复时间。

2.蛋白质补充:肌肉修复的"黄金建材"

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达1.2-2.0克/千克体重,相当于60公斤者需72-120克蛋白质。优质蛋白应分散至每餐:早餐可选择2个鸡蛋(约12克蛋白)+200ml无糖酸奶(6克);午餐摄入100克蒸鱼(约20克蛋白);晚餐搭配100克卤水豆腐(8克蛋白)。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20克乳清蛋白(约1勺蛋白粉),能加速肌肉修复窗口期的蛋白合成效率。需警惕的是,肾功能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摄入量。

3.膳食优化:营养协同的增肌方程式

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值复合型:将白米饭替换为燕麦饭(GI值55),其β-葡聚糖可延缓糖分吸收,同时为训练提供持续能量。脂肪摄入优选核桃、杏仁等坚果,每天15克(约6颗巴旦木)提供必需脂肪酸。绿叶蔬菜如西兰花富含镁元素,能辅助肌肉收缩功能。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蛋白低碳水"极端饮食,每日碳水占比不应低于45%。

特殊人群的适应性调整

对于关节退化的中老年群体,可改用坐姿弹力带训练:将弹力带固定于桌脚,进行坐姿划船动作,既减轻膝关节压力又能锻炼背部肌群。肥胖人群建议采用"阶梯式增量法",先从每天2组靠墙静蹲(每次30秒)开始,逐步过渡到负重训练。合并高血压者需避免屏气用力,采用"发力时呼气"的呼吸模式。

常见误区澄清

“增肌必然增重"是典型认知偏差——通过力量训练增加的肌肉密度高于脂肪,可能出现"体重未降但腰围缩小"的积极现象。另一个误区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运动后补充半个香蕉(约15克碳水)反而有助于肌糖原补充,关键是要控制单次摄入量。需要强调的是,血糖改善通常需要4-6周才能显现,肌肉量变化则需3个月以上规律训练。

将血糖管理比作"双轮驱动"或许更为贴切:减脂是刹住血糖飙升的刹车片,增肌则是维持稳定输出的发动机。当您开始执行这份计划时,建议每两周监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用数据见证肌肉与血糖的微妙平衡。记住,每一次力量训练都是在为代谢健康"存款",而每一克优质蛋白都是肌肉的"精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