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西部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6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2-1204/R

邮发代号: 54-7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甘肃

出版地区 甘肃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西部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西部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6852
  • 国内刊号:62-120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西部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气相色谱法测定辛芷滴鼻液中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

    目的:建立辛芷滴鼻液中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DB-WAX色谱柱(30m×0.53nun,1.0μ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10:1,柱温为140℃,进样口温度为180℃,检测器温度为200℃.结果:龙脑和异龙脑分别在17.6~282.0、11.8~188.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

    作者:魏莉;刘光斌 刊期: 2016- 07

  • 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生药鉴定比较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在鉴定学方面的不同.方法: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3方面研究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的不同,对兰州百合质量做出基本的客观评价,为药用百合提供后备资源.结果: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生药在外形及性状上相似,在灰分等理化鉴定方面差别较小,但在显微鉴定方面明显不同.结论:兰州百合与药用百合仅在显微鉴定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可以作为药用百合后备资源的参考.......

    作者:刘秀菊;李炀 刊期: 2016- 07

  • 甘肃省中医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甘肃省中医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督促其持续改进,逐步达到国家卫计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甘肃省18家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18家中医医院均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有4家医院独立设科,其余均隶属于检验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8.88%(4/45);中级职......

    作者:陈进凡;杨育红;崔庆荣;杨勇毅 刊期: 2016- 07

  • 中医医院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探讨

    分析中医医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情况,总结中医医院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与难点,探讨提高临床药师药学实践能力的方法及临床中药师的培养,以促进临床药学特别是中药临床药学的进一步发展,使临床药师为临床一线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张民;沈涛 刊期: 2016- 07

  •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探索

    从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目标全面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的实践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实施问题,以促进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闫忠红;杨天仁 刊期: 2016- 07

  • 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和脑血管DSA检查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直接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在119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筛选31例单纯性颈动脉硬化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并在1周内进行脑血管DSA检查,观察脑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有无溃疡形成.结果: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有硬化斑块、狭窄性病变,均提示有脑血管病变,故老年性患者如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需进一步......

    作者:陈萍;秦琴;漆晓东;葛近峰;杨慧娟;张倩 刊期: 2016- 07

  • 半夏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半夏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半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质量比为2:2:1)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提取条件;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半夏多糖对DPPH和0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酶解温度、时间、复合酶添加量、液料比4因素对半夏多糖得率的......

    作者:杨有林;齐武强 刊期: 2016- 07

  • 《本草纲目》征引古籍讹误举隅

    《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成就毋庸置疑,但在征引古籍时存在小的讹误,其中在治疗效果、药物、剂量、服用时间、药物炮制方法、养生等诸多方面的讹误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及研究,而产生讹误的原因很多,既有明代学风空疏,好改古籍的时代因素,也有李时珍采取师意不师辞征引方式的个人因素,更有征引古籍浩瀚,种类众多的客观因素.......

    作者:杨东方 刊期: 2016- 07

  • 中医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思路与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后天失于调理,耗伤气血所致.疾病乏源于脾,病本于肾;肾与脾的虚损是本病发病之关键.病久不愈可出现毒热入血、热毒败血等病机变化;虚、瘀、热是其主要病理表现;阴、阳、气、血亏损是其主要的病机演变特点.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正虚血瘀4型,分别采用自拟升白系列方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辨证论治,审证求因;调补脾肾,以治其本;气血互生,阴阳互根;活......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6- 07

  • 颅脑损伤相关疾病中医病名的规范性

    从中医对“颅脑损伤”认识的现状、颅脑损伤中医命名的尴尬、“外伤性脑病”作为颅脑损伤相关疾病中医病名的合理性、“外伤性脑病”急性期辨证分型的探讨4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外伤性脑病”作为颅脑损伤相关疾病中医命名的观点,为颅脑损伤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范小璇;赵晓平;张毅;梁格婷;方永军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