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部中医药》杂志原名《甘肃中医》(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页>西部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西部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6852
  • 国内刊号:62-120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西部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09期

复肾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RAF6表达的影响

刘明龙;马占军;李侃;陈果湖;安海倩;吴蓉;王凤丽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间质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复肾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d)]、复肾颗粒1组[7.5 g/(kg·d)]、复肾颗粒2组[15 g/(kg·d)]、复肾颗粒3组[30 g/(kg·d)].各组于灌胃给药及灌胃生理盐水14天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氯(BUN)检测;取结扎侧肾脏,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RAF6和α-SM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增加(P<0.01),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RAF6和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复肾颗粒作用后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下降(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肾组织内TRAF6和α-SMA表达降低(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各指标程度加重.结论:复肾颗粒可明显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损害,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和α-SMA表达有关.